飼養(yǎng)戶都知道,在飼養(yǎng)蛋雞的整個周期中,蛋雞不同的階段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都是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蛋雞對蛋白質,能量等營養(yǎng)成分的需求也不同,這就需要飼養(yǎng)戶在不同的階段和季節(jié)替換不同的成分飼料,但是換料的過程中也有科學的進行,否則就會影響蛋雞的生長,現(xiàn)在雞籠廠家就來講一下科學換料的時機。
同樣的飼料,不同的換料時刻,可能會對雞群生產性能的發(fā)揮造成較大影響。所以在每次換料時,都要把握好時機,通常情況下,每次換料都要考慮雞群的體質狀況和體質量大小是否到達該品種該13齡的標準要求。
1、1-6周齡飼喂蛋雛雞料:育雛期體質、體質量達標越早,開產后生產性能發(fā)揮越好,產蛋率越高。育雛期到育成期換料時刻一般控制在7周齡。育雛期飼料要求能量維持在2900kcal/kg日糧,蛋白質含量在19%以上。如果育雛期末,雞的體質量未到達該品種應有的標準,可推遲1周換料,但推遲時刻最遲不能超過8周齡;即便8周齡末體質量仍未達標,此時仍要把育雛料換成育成料。
2、7—8周齡替換過渡料(中雞料):為了確保育成料在9周齡順利飼喂,7~8周齡需要飼喂過渡料,過渡料能量要求2750~2800kcal/kg日糧,蛋白質在18%一19%,這樣可確保蛋雞8周齡時骨架充分發(fā)育,有利于后期骨架發(fā)育到應有的高度。過渡料不要使用太久(不能超過8周齡),否則會影響后期雞群體質量達標。
3、9~15周齡飼喂育成料(大雞料):育成料要求能量在2700—2850kcal/kg13糧,粗蛋白15%。為提高小母雞的采食量,使雞群開產后產蛋率敏捷升到頂峰并能較長時刻維持頂峰期,要確保育成料中含有3%的粗纖維。育成期的營養(yǎng)需求與幼雛階段有很大不同,主要區(qū)別在于:育成期日糧中蛋白質含量必須遠遠低于雛雞日糧,且含有3%的粗纖維,這樣才能滿足育成期需要,并能降低育成期成本。如果后備雞育成期末體質量未到達品種質量要求,可提前數(shù)周采取措施,如飼喂時選用多次喂料法,著重在清晨喂料;降低飼養(yǎng)密度;合理斷喙;分群飼養(yǎng),弱雛群日糧適當提高蛋白質、能量含量。盡可能提供優(yōu)質飼料,增加飼喂次數(shù);也可間歇性油脂喂料法,即每1000kg日糧中添加20kg優(yōu)質油脂,飼喂7d,間隔7d,再喂7d,直到到達該期體質量標準為止。
4、16周齡開端替換產前料:通常情況下16周齡起開端飼喂產前料,時刻是16.18周齡,粗蛋白控制在17.5%。如果是冬天育雛,天然光照時刻短,光照強度又弱,又沒有增加人工光照,蛋雞發(fā)育一般會拖延1~2W,替換產前料也應順延1-2W,喂到產蛋率到達5%為止;如果是夏季育雛,天然光照時刻長,光線強度較強,雞的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會提前l(fā)一2W。替換產前料時刻也應當令提前l(fā)W左右,同樣喂到產蛋率到達5%即可。
5、產蛋率到達5%(18~19周齡)時,將產前料換成產蛋頂峰料:頂峰期日糧蛋白質要求到達18%,其間包括410mg蛋氨酸和820mg賴氨酸,才能維持正常生長需要和高產需求。頂峰期要密切關注雞群采食量、產蛋率、蛋重、糞便等的變化,以防產蛋出現(xiàn)異常。如有波動,應及時查明原因并采取歸納防治措施,以確保雞群高產穩(wěn)產。
6、50周齡(產蛋頂峰期過后產蛋率天然下降到85%以下)后,換成產蛋后期料50周齡后,隨著產蛋率的下降和雞群耗料量的增加,為了降低飼料成本,可以飼喂產蛋后期料,要求蛋白質在15.5%以上即可。
以上就是雞籠廠家總結的換料的時刻,提示飼養(yǎng)戶在換料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項。
[xss_clean]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_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xss_clean].insertBefore(bp, s); })(); [xss_clean]Copyright ? 2015 河南中州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17014804號 ?? 技術支持:中州農牧科技網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