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蛋雞籠養(yǎng)有很多好處,蛋雞籠廠家中州農牧科技認為,但也遭到歐洲許多國家動物權利保護組織或動物福利組織及有關人士的對立。其理由是:
(1)籠養(yǎng)蛋雞在籠內不能正常地伸展或拍打翅膀,不能轉身,不能啄理自己的羽毛。換言之,限制了它們的活動和自由。
(2)它們始終站臥于傾斜的鐵絲網(wǎng)板上,沒有褥草,也沒有泥浴或砂浴可供擦癢。始終處于無法的狀態(tài)之中。
(3)籠內沒有棲架可供夜間休息。也沒有安靜的窩供它們產蛋。即不能正常地表現(xiàn)它們的本能行為。
(4)在許多情況下,最多可有5羽蛋雞一起擁擠在400cm2的籠內,也就是說每羽蛋雞的生活區(qū)域只有電話簿封面的面積,這就像一個人長期居住在狹小的電話亭內。這明顯具有優(yōu)待動物的性質。
(5)長期限制性的運動缺乏,導致蛋雞的骨骼變得十分脆弱。有人統(tǒng)計,最后從籠內取出送去屠宰的蛋雞。捕捉和運輸可造成30%以上的母雞發(fā)生主要骨骼的斷裂。
(6)斷詠和強制換羽增加了動物的痛苦.可以說是對動物的一種殘暴行為。許多動物保護組織認為,蛋雞的籠養(yǎng)使其一生的生產周期都處于煩躁、無法甚至痛苦的狀態(tài),改善蛋雞福利狀況是當前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早在20世紀60年代,家禽的福利在歐洲就成為十分重視的議題,特別對于籠養(yǎng)的蛋雞。首先碰到的是蛋雞的斷嚎。眾所周知,斷嚎是操控啄羽和同類相殘的常用方法。一般在青年母雞上籠或開產之前進行。剪去上嚎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下嚎的三分之一,這一方法在許多國家實施。但在英國。迫于福利組織的壓力。斷緣限制在10日齡之前進行.剪去的上緣不超過三分之一。據(jù)稱早期斷詠可以減輕斷嚎時和今后一個階段的痛苦。
在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出于動物福利的需要,許多國家對蛋雞籠的設計進行了改革,籠門由狹長而垂直開啟變成較寬的水平開啟,增加了籠的高度,籠底的傾斜度也有所減少。
Copyright ? 2015 河南中州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17014804號 ?? 技術支持:中州農牧科技網(wǎng)絡部